万众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始至今已经经历27届,每年除夕夜,观众都在期盼能看到更精彩的春晚,这给导演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发挥舞台技术和创新节目已经成了春晚导演所追求的目标,在经过2008年的辛酸和欢乐后,2009年的春晚给全国电视观众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大家对今年的春晚无论从舞美造型和视觉效果以及节目的编创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视觉效果的创新,更是创造了多个网络电视节目的点播观看记录。
2009年的春晚充分展示了舞美与视频技术的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用朗导的一句话:“今年的春晚,我们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遐想!”而这一切,都是由在精彩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有出色表现的High End多媒体数字灯系统来实现的。春晚的舞台背景、侧幕、地面都是由LED显示屏幕构成,檐幕也以全新的设计方式,采用圆筒阵列,通过单独调整每根圆筒的长度,可以组合出多种舞台造型,再通过多媒体数字灯的影像投射,使得舞台变得更立体,成为表现艺术与美的载体。尤其是在本次春晚舞蹈类节目一等奖《蝶恋花》和多媒体舞蹈《城市变奏曲》上,多媒体数字灯将其如梦似幻的创意场景展现的淋漓尽致。广州励丰有幸在09年春晚参与了视觉效果的技术支持和保驾工作。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春晚灯光效果的幕后制作情况。
传统的舞台都是由具体的舞台布景营造出来的,采用实景的制作比较死板,整台晚会都只能在一个单调的舞台环境下表演,缺乏创新,同时与节目的搭配也比较牵强,今年的春晚主要在整体的环境上下了功夫,首先在以往春晚中的LED大屏幕保留,将舞台两侧的立柱和侧幕都换成了LED彩幕,在地面同样设计了LED彩幕,这样通过视频的表现,便可以创造出一个真实变换的环境,为舞台表演提供了一个非常逼真的效果。将数字灯应用在舞台的檐幕上,这样舞台的上下左右包括背景都可以用视频来进行展现,所有的视频元素均采用在奥运会中发挥出色的AXON媒体服务器来进行编辑和控制,解决了以往视频播放与现场整体的协调不同步的问题。下面用几个场景来介绍一下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大河之舞》是爱尔兰的风格,现场营造了一副爱尔兰古代殿堂的宏伟画面,背景的LED显示的是殿堂的远景画面,两侧的立柱笔直的伸向空中,侧墙的火把为殿堂带来了光明,照亮了地面古老石块的地板,所有这些都是视频影像营造的,不同的LED由不同的媒体服务器进行控制,只需要将分割好的视频文件本别放到媒体服务器中就可以了。在立柱和侧墙的媒体服务器中对视频文件的要求比较高,要按照立柱的位置在画面中的比例将四个表现层次合并到一个视频文件中,经过前期的计算和测试,分别确定了立柱和侧墙的画面比例,将一个完整的画面分别表现在4根立柱和4面侧墙上。在《城市变奏曲》的节目表演中,同样利用这种视觉表现手法,使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感受到了置身于城市上空的飞翔感觉。
在毛阿敏演唱的《天之大》中,檐幕下垂形成了波浪的造型,同时在立柱上也出现了视频影像,将波浪型投射成宫殿的立柱造型,并随着歌曲进行四季的变化,第一道檐幕垂下的立柱是由6台数字灯投射的,第二、三道檐幕则是由安装在两侧和顶部的小型多媒体数字灯完成投射,视频文件则制作成黑边的立柱的影像,通过媒体服务器的梯形校正功能完成形状校正,每一根立柱用两台数字灯,一台投射上部,一台投射下部,通过飞猪3控台的集中控制,所有视频文件进行同步播放使我们看到了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真正体会到了歌曲的内涵。
在《蝶恋花》的舞蹈中,饰演蝴蝶的演员站在舞台中央的圆台上,在身边同样有飘忽不定的影像,这是一台流动的数字灯投射的,投射的介质一台雾屏,雾屏是一种新的成像介质,依靠将水雾均匀吹散的方法,形成一道薄薄的水气屏幕,在室内应用效果尤其显著。
今年的春节晚会所有演员都是真唱,又是现场直播,所以对系统的稳定运行要求也非常高,晚会共使用了27台媒体服务器,其中4台是备份服务器,为主备景的LED大屏幕我们使用2台媒体服务器同时输出,保证在一台设备出现问题时另一台设备可以无接缝的切换。控制系统采用了2台飞猪3控台,主从热备份。在全长近5个小时的直播中,所用设备工作正常,没有发生故障,备份系统也没有使用,这些与High End的严格品质控制是分不开的。
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落下帷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新颖的舞台形式,同时也带来了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得编导们有了更多的创意方法和创意空间,09年的春晚给全国的电视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概念,励丰将再接再厉,为提升中国的电视制作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